近日,我院博士生王璟和李宗刚教授论文《20世纪二三十年代民间文学类课程设置探析》刊发于《民俗研究》2020年第4期。
论文指出,20世纪二三十年代,民间文学受文学革命影响而蓬勃发展,积极承担启蒙使命,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多所大学开设了民间文学类课程。这些课程真实地反映了民间文学教育在其草创之初的积极探索状态,彰显了民间文学多重的价值和强大的影响。论文通过挖掘这一时期民间文学类课程史料,认为民间文学类课程在其开设过程中尽管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从历史发展的层面来看,毕竟在大学的课程体系中立足,在总体上还是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论文指出,通过重温近百年前民间文学类课程设置所取得的成就,可以得出以下启示:一方面,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呼声越来越高,民间文学的时代使命需要在此高扬,优秀作品的再发掘、再整理迫在眉睫;另一方面,大学需要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民间文学类课程的设置,明确学科归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并确保其健康发展,这无疑是延续和发扬优秀民间文学的一条通衢。
李宗刚,山东滨州人。我校黄金城hjc30vip5678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我校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主编,我校国家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山东省中国近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山东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秘书长,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长期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出版《新式教育与五四文学的发生》《中国当代文学史论》《中国现代文学史论》《父权缺失与五四文学的发生》《行走于文学边缘》等著作多部;在《文学评论》《文史哲》《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争鸣》《中山大学学报》《山东大学学报》《鲁迅研究月刊》等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校文科学报文摘》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等主体转载或全文转载十几篇。科研成果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三等奖两项。独立主持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被评为优秀等级)、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等课题3项。获得山东省教育厅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多项。独立主持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等课题2项。被多次评为我校优秀硕士生导师。
撰稿:张雨婷
审核: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