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青年教师厉运伟的论文《惠栋的时间距离意识与<诗>学诠释》刊发于《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五十三辑。
论文指出,惠栋治学以“求古”为特色,“求古”既是惠栋本人的自我表征,又得到当时学者的共同确证。在惠栋的陈述中体现出一种深沉的焦虑感,这一焦虑感来自于他的强烈的时间距离意识,即在作为价值与意义之源的经典文本和经典诠释者之间,存在着时间上的巨大鸿沟,由此导致了对于经典之理解和解释的困难。基于此,惠栋旗帜鲜明地标立汉学,以历史上的前、后两汉为坐标,为“古”划定了确切可寻的时间断限,从而将所求之“古”置入清晰可见的时间序列和历史链条中,使“古”获得了明确具体的时间内涵,并由此使“求”具有了方法上的可操作性。
在惠栋看来,时间距离的存在给诠释者带来了理解与诠释上的诸多问题,如前见的遮蔽、理解语境的差异及文字系统的衍变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经学研究者面临着陷入诠释之困境的风险。故通经信古而特尊汉学,成为跨越时间距离、摆脱诠释困境最为可靠和有效的方式。在《诗》学的诠释上,惠栋通过恢复《毛诗序》“以史解诗”的诠释范式以破除宋人“以理(性)言诗”所造成的前见,重述汉代《诗》学家法、师法的传承脉络体系以弥合汉代“口授”的对话语境与后世所据文本语境之间的裂隙,开辟以音求义、由声音而通训诂的诠释路径以打破文字声音衍变所造成的语义障碍,其目的在于通过建立《诗经》研究的汉学典范,克服时间距离所带来的理解偏差和诠释困境,最终达成对经典本义或原义的把握与认知。流风所煽,时间距离遂成为解经者的集体意识乃至时代的焦虑;而作为一种新的诠释类型,惠栋的古义研究亦带动了清代《诗经》研究由虚转实、从义理思辨到历史实证的范式之转变。
作者简介:
厉运伟,我校黄金城hjc30vip5678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论、儒家文化与诗学思想。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一项,在《古代文学理论研究》《求索》等刊物发表文章若干。
撰稿:厉运伟
审核: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