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学术研究>>学术交流>>正文

[学术报告]姚文放教授:从“第三王国”到“日常生活”:——当代美育的后现代转向


2019年11月14日 18:00  点击:[]

11月14日下午,扬州大学黄金城hjc30vip5678教授、博士生导师姚文放教授应邀做客黄金城hjc30vip5678,于教学三楼3134会议室作了题为“从‘第三王国’到‘日常生活’——当代美育的后现代转向”的学术报告。讲座由李辉教授主持,黄金城hjc30vip5678院长孙书文教授、国际教育学院、美术学院、文艺学教研室部分教师以及众多博士、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到场聆听报告。

姚文放教授演讲中

姚文放教授从席勒美育思想的“求分化”取向入手,对其美育思想作了系统的梳理,强调了席勒对康德、鲍姆加通等人观点的继承。席勒不仅赓续了康德的逻辑和概念,而且传承了康德的时代精神。康德的时代是一个“求分化”的时代。首先,席勒总是采用“三分法”对相关概念进行分析,如感性冲动/形式冲动/游戏冲动;物质状态/审美状态/道德状态;感性的人/审美的人/理性的人;力量的王国/伦理的王国/审美的王国等等。其次,在此一分为三的逻辑框架中,审美的事项都是最高境界。再次,席勒将审美从其他事项中区分出来、独立出来、超拔出来而加以褒扬和推崇,完全是理想化、理念化的,因而也就是绝对不可能达到的。姚文放教授对于席勒设定一个“审美乌托邦”的提议大加赞赏,认为它能够在远方引领着、召唤着现实前行。最后,席勒赋予了“审美教育”以巨大的历史感,使之显示了“求分化”的时代精神,并进一步指出其深层动因就是当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欧美学界对于知识领域分科分类表现出巨大的热情,遂使专业分工日益细化,新的学科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

姚文放教授紧接着梳理了20世纪中国美育思想从“求分化”到“去分化”的过程。我国最早使用“美育”概念的是王国维和蔡元培,后来大力倡导“美育”的有李光岑、朱光潜等人。姚文放教授将这几位美育家的观点的相同之处总结为以下几点:(一)他们执持的意见均具有西方哲学/美学的背景;(二)他们在将美育从其他教育方式中超拔出来时往往对其重要性进行充分强调,将其重要性置于德智体育之上;(三)他们都认定美育具有涵养情感的特殊功能,诸如王国维的“美育即情感”、蔡元培的“陶养感情”、朱光潜的“美感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等等;(四)虽然上述先行者的美育观念取源于西方,但他们都已开始自觉地谋求将西方渊源与中国本土的美育思想相互“化合”的途径,以陶铸新的具有本土特色的美育概念和理论。

二十世纪中国学界再次对美育进行理论重建已经是80年代的事,其明显进展是致力于建立美育理论体系,推进美育学科建设。相关著述各有探索、各有建树的同时有着一致的基本取向,即将美育界定为情感教育,并以此将美育与德、智、体“三育”区分开来,以提高美育在教育过程和专业领域中的地位,在求分化、求差异、求独立的意义上定位美育的学科性质。当代美育从重建到新变用了不到二十年时间。90年代中国的社会情势发生巨变,社会经济体制的转换,值此大变革、大动荡、大转型的时代,作为美学的应用领域,美育的革故鼎新势在必行,而其突出的标志,就是从“求分化”走向了“去分化”。

姚文放教授以韦尔施“超越传统美学的美学”为切入点,揭示了西方美学“去分化”这一转向新局面。当今美育的变革,需要从德国学者沃尔夫冈·韦尔施的“重构美学”说起,这一口号是建立在对于席勒美育思想的空前严厉的抨击之上的。所谓“去”,即祛除、消解、突破之意,而“去分化”就是打破以往“求分化”时代那种彼此隔绝、各自为政的格局,转而推进不同事物之间的渗透、交叉和融通。而去中心、去类别、去差异、去边界、去等级、去距离等均为“去分化”的具体表现。一种新型的美学范式呼之欲出,韦尔施称之为“超越传统美学的美学”或“超学科的美学”。姚文放教授特别指出,韦尔施倡言“超越传统美学的美学”得到美育研究者的有力支持,具有很高的美育理论的成色。

姚教授进一步指出,韦尔施“超越传统美学的美学”的相关概念有助于理解我国当今美育的突出特点——从“第三王国”走向“日常生活”。所谓“日常生活”并非通常的用法,而是带有很强哲学意味的特指概念。美学正在变成一门决定和指导知识领域和生活空间种种应用方向的基础学科。韦尔施将这一变局称为“日常生活审美化”,并将之分为表层日常生活现象、传媒技术、道德实践、认识论四个维度。

姚文放教授着眼于时代的变迁和演进,谈到了我国美育研究的新动向,即以往那种将美育定位于“情感教育”的定则面临挑战,在对“美育何为”这一问题的理解上蔚成了大化流行的“去分化”趋势。从学者董洪哲沿用“情感教育”说大大扩宽美育的外延,到赵伶俐的“大美育实验研究”以及刘悦笛从“生活美育”中引出的“大美育”概念,都是在谋求美育领域之“大”、体量之“大”和功能之“大”的“大美育”。姚教授指出,这些构想虽显示了“去分化”的苗头,但也不无铺陈和芜杂,在理论上立不起来,在具体实施上也缺乏核心目标。但总体上,却是在经过以上“预热期”后,人们在学科、专业上明确的学术追求,致使美育研究顺应了“去分化”的大趋势,向着人性世界、人文学科和人生体验突进,大大拓宽和深化了日常生活的空间和内涵。姚教授谈到,学者杜卫提出“美育作为感性教育”的观点;曾繁仁教授提出“生态审美教育”的理念;叶朗先生所认为的“美育属于人文教育,它的目标是发展完满的人性”等等新见,都将美育从单一的情感教育扩展到了人性教育、人文教育、人生教育的空间,带有显著的后现代理论色彩,显示出一种兼容并蓄、大度包涵的“去分化”趋势,为当今美育注入了鲜活的灵魂,为美育的除旧布新提供了理论上的合理论证和有力支撑。

姚文放教授与孙书文教授交流中

在交流互动环节,姚教授与师生们积极互动。李辉老师讲到,虽然大多数文学理论家、美学家反复呼吁对美育的重视,但是美育并未真正落实或贯彻于高校的课程教育中。国际教育学院的石老师就如何打通美育的一体化的问题与姚教授进行交流,姚教授指出美育一体化涉及课程体系、教材、课时、师资等,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中小学美育可以通过各种艺术的途径,比如电影、话剧、合唱等形式。美育落实到课程上来,不能简单地划归到某种艺术类型里去,而是要发挥美育的独特作用,要对学生进行情感的培养。针对在当今应试教育的条件下,中小学教育对美育的贯彻是否只停留于形式的问题,姚教授认为美育的实践主要在中小学,大学是将美育作为问题研究。在中小学的教育中,美育中的情感教育是隐性的,以启蒙作用为主。李辉老师随之补充观点,指出不应只限于学校开展美育,还应在社会和家庭贯彻美育。

讲座最后,李辉教授谈到美育问题反映了社会中人的问题,姚教授从历史维度中把美育的不同阶段作了清晰的梳理,有利于我们对美育发的发展历程有一个更为清晰的把握。姚老师对美育做出的准确地判断,既没有随意的拔高,又强调了美育的现实指导意义。孙书文教授与姚教授关于论文选题、论文写作的两重境界——自圆其说与左右逢源,学术研究等问题的探讨更是给同学们极大启发。姚教授鼓励大家要有怀疑和反思精神,进行学科交叉研究。

活动现场

姚文放,扬州大学黄金城hjc30vip5678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议组评审专家。现任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长期致力于文艺学、美学研究与教学,发表论著700余万字,出版专著《现代文艺社会学》《中国戏剧美学的文化阐释》《当代审美文化批判》《美学文艺学本体论》《当代性与文学传统的重建》《泰州学派美学思想史》《审美文化学导论》等。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和发表的论著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等报刊评述、转载、摘要和复印400余篇次。

【撰稿人:相家云、张牧月;初审:赵红芳;终审:孙书文】

关闭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