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黄金城hjc30vip5678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永清教授应邀做客黄金城hjc30vip5678,于教学三楼3134会议室作了题为“文学理论中的‘苏联化’问题(1949-2019)”的学术报告。讲座由和磊教授主持,杨存昌教授、李红春教授等文艺学教研室部分教师以及博士、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到场聆听报告。
张永清教授演讲中
和磊教授担任主持
张永清教授从“审美反映论”与“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关系这一依然不断被讨论的问题出发,以探索研究方法为基本旨归,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诸多学者在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体系建构中的一系列尝试,分析了“苏联因素”在这一系列尝试中的持续在场。张教授认为,这种“苏联因素”在中国表现为“文学反映论的语境化和知识化”,这种“在场”交织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体系建构“苏联化”“去苏联化”“再苏联化”的复杂过程中。
张永清教授指出,发现问题有两种路径:一种是在已有的基本问题中发现问题;另一种是根据新出现的事物发现问题。由于工作需要,2008年张永清教授开始转向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他对马克思主义文论基本问题的探索是遵循第一种路径。当前学界对“审美反映论”“审美意识形态论”及其关系问题依然保持关注,但是还存在许多争议,带着对基本问题的追问,在梳理材料的基础上,张教授发现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体系建构中的“苏联因素”问题。他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出发,对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体系建构的尝试进行反思,回顾前代学者的得失,试图给当今国内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体系的建构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思考。
文论话语体系本属于学理的探索,但是离不开具体的政治语境。张永清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体系建构中的“苏联化”“去苏联化”“再苏联化”是交织在一起的,但是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侧重,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苏关系交恶时期、改革开放以来,“苏联因素”虽持续在场,但各有不同的表现。
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是“苏联化”比较突出的历史阶段。关于“苏联化”具体为何有三种解释,一种认为是斯大林模式,另一种认为是日丹诺夫模式,第三种认为是列宁斯大林模式,张教授赞同第三种观点。张教授认为,斯大林模式是一个过程(如去普列汉诺夫化运动),所以将“苏联化”归纳为斯大林模式也不够严谨;日丹诺夫在苏联官方的地位与斯大林相比还存在差距,很难将其归纳为“苏联化”;列宁斯大林模式包含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经典化的列宁主义,以及进一步法典化的斯大林主义,列宁1908年发表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将经典马克思主义归纳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主要涉及认识论的问题,列宁归纳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反映论认识论模式,为文学反映论提供了哲学认识论基础。1938年斯大林阐释的辩证唯物主义包含自然界、社会历史领域、思维领域,历史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在历史领域的具体应用和推广,斯大林将反映论认识论法典化。所以,列宁斯大林模式对马克思主义反映论认识论模式的经典化和法典化,既奠定了苏联文论的哲学认识论基础,也成为中国马克思文论话语“苏联化”的哲学认识论基础。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体系的“苏联化”表现为,既引进苏联专家开展文论教育,又组织学者进行思想改造。被苏联经典化法典化了的文学反映论,在中国成为据统治地位的文学观念。
中苏关系发生交恶的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体系表现出比较突出的“去苏联化”,国内出现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本土化”高潮。1958年中苏关系恶化,国内文论界开始抛弃以苏联文学标准为最高标准的观念;1960年第三次文代会提出革命浪漫主义与革命现实主义两结合的文学新标准;1959年至1962中国人民大学先后开展三期“文研班”和一期文艺理论进修班,先后共有约一百六十名学员完成学习。这一时期的“去苏联化”“本土化”的主要表现是,将毛泽东的文艺思想纳入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论序列。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马克思主义文论界试图在马克思文论上“去苏联化”,但是张永清教授认为,这一时期的“去苏联化”实际上是“去苏联化”与“再苏联化”交织在一起。以童庆炳、钱中文、王元骧为代表的老学者分别展开对“苏联化”的反思,但是张教授梳理材料发现,童庆炳、钱中文、王元骧的理论反思与20世纪50年代之后苏联的“去斯大林化”有关,虽然斯大林的影响明显降低,但思想依然深受苏联影响,具体表现为苏联五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末的思想特征。张教授以童庆炳先生论文《苏联的“审美学派”及其对我国文艺学建设的启示》为例,指出布罗夫等人观点与童庆炳先生观点的相似性。同时,张永清教授指出,新时期关于“文学”与“非文学”区别的讨论,关于“形象思维”的讨论,关于“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的论断,其实都受到苏联不同时期文论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去苏联化”实际上还是在苏联的思想框架内的“再苏联化”。当然这一时期的“去苏联化”与“再苏联化”紧紧交织在一起,很难严格区分开来,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本土化的尝试也从未停止。
学生提问
在交流环节,张永清教授指出,在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体系“苏联化”“去苏联化”“再苏联化”的过程中,朱光潜、童庆炳、钱中文、王元骧等老前辈不断探索,在文学观念上进行着“去庸俗化”“去简单化”“去概念化”的尝试,不断使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体系更加丰富、有活力,使我们的理论更“接地气”,在这种“去”与“再”的碰撞中,一代代学者进行着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体系的建构。
和磊教授指出,张永清教授的讲座为研究生同学如何发现问题给出了方法论的指导,发现问题需要从梳理学术史开始,需要着眼于学术史的细微之处;另外,每一种观念的提出与生成都有其具体语境,学术研究不能忽视研究对象的具体语境。
杨存昌教授发言中
杨存昌教授表示,张永清教授给研究生同学上了很好的一课,不仅表现在做学问的方法上,更表现在做学问的严谨态度上。张教授对材料占有的广博,对材料梳理的细致值得同学们学习,在大量的材料面前,我们不但可以跟随张教授回到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历史语境,而且还能体会到学术研究的乐趣。
张永清教授从基本问题出发,从历史出发,从文献出发,给在场师生带来一场学术盛宴。正如张教授所言,一代学者只能解决一时代之问题,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体系的建构需要更多年轻学者不断努力。
活动合影
学者简介:
张永清,1965年出生,山西平陆人。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黄金城hjc30vip5678教授,博士生导师,文艺学学科带头人,2010年北京市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入选者。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现象学美学与文论分会会长,北京市文艺学学会副会长,国家社科规划评审组专家,国家出版基金评审组专家,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主编,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文论、西方文论研究,近年来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马克思主义文论系列论文多篇。
【撰稿:高登峰;摄影:张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