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下午,由我校黄金城hjc30vip5678主办的“从‘闹’说起——《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农民如何算账”讲座在腾讯会议线上平台成功举行。本次讲座由我校教授、博士生导师魏建主持,特邀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文贵良主讲,黄金城hjc30vip5678多名师生参与聆听,积极交流与沟通。
我校黄金城hjc30vip5678教授魏建称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是“最文学的中文系”,他认为,华东师范大学在作家培养方面可谓是多产,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家,形成了从施蛰存、许杰到戴厚英、王晓玉、赵丽宏、陈丹燕、宋琳、格非、李洱、毛尖等著名作家为代表的“华东师大作家群”。自2000年以来,更是涌现出像许佳、刘弢、苏德等当红的新生代作家,华东师范大学作家云集的现象与其中文系注重锻炼学生的创作能力密切相关。魏建教授表示十分期待身为中国创意写作研究院副院长的文贵良教授为在场师生带来的小说解读。
文贵良教授认为,1940年代的土地革命是农村变化最大的一次革命,而当时人如何想、如何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经济学和社会学中对这一革命留下的往往是一连串的数字,而文学则是在记叙中将人的情感、表达、心理书写出来,更加丰富立体的展现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文贵良教授提出,他阅读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以1948年的初版本为主,他注意到小说中“闹”这一词语十分扎眼,并将小说的叙事概括为“闹——土地改革”。他介绍道,在暖水屯所属的河北的方言中,“闹”可以算是一个万能动词,小说中暖水屯村民、区上来的同志、叙述者都喜欢使用。不同身份的人使用同一种语言进行表述,这打通了暖水屯人民从日常生活向政治生活的话语表达,形成一种建构土改语言的共同体想象。从“闹”入手,文贵良教授关注这一语词背后的斗争方式和语言表达,在具体事件上表现为“算账”,而在“算账”过程中,暖水屯佃农们逐步实现从“翻身”到“翻心”最后到“翻言”的转变。文贵良教授以四个例子概括了小说中“闹”的语言形态之一——“翻言”的艰难性。暖水屯佃农在前后四次与地主的“算账”中,逐步摆脱了血缘宗族关系的限制,明晰了农民与地主的阶级对立关系。文贵良教授从佃农们对地主称呼与态度的转变上抓住其“翻言”的过程,这也是暖水屯土地改革逐步取得胜利的展现。
文贵良教授进一步指出“闹”的语言形态之二是“创造新的身份符号”。1954年版的《太阳照着桑干河上》附加了一份人物身份表,明晰了阶级属性、行政职务、亲属关系等方面。身份表中暖水屯村长的缺席与江世荣的地主身份标识更是表现了一种明确的阶级斗争意识。此外,文贵良教授以小说中村民对钱文贵的保状话语修改为例,展现出一场权力的颠覆与斗争的胜利,而钱文贵“恶霸”身份的界定与村民们自称“翻身大爷”,这种新的身份符号的撤销与获得,其背后隐藏的是土地改革的复杂与艰难。这都反映了土地改革的进程,也是“翻言”得以初步实现的标志。文贵良教授认为这种“翻言”的实现不能仅仅凭借“语言共同体”,更离不开话语引导,这也正是“闹”的第三种语言形态。在识字班无法上升到“翻言”高度的情况下,土改工作组的话语教导是农民实现“翻言”的主要引导力。文贵良教授指出,在四次“翻言”实践中,程仁算得上是比较成功的。从话语引领的角度来看,他主要受到三种表达的引领,文采的理论阐述给了土地改革的最新精神内核与逻辑思路;章品的斗争话语给了排除害怕心理的力量与信心;张裕民的自我批评给了批评自己的语言方式。由此,程仁的“翻言”表达这些话语的引导之下得以实现。对“闹”的三种语言形态探究之后,文贵良教授进一步提出了这种“翻言”的未完成性。丁玲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这部作品中打破了五四以来语言欧化的习惯,有意识的采用方言词语,甚至将方言与脏词相融合。在这一向大众化迈进,以“闹”为核心建立的可说可听的语言共同体内,最为核心的动力在于人们实现翻言的意志。文贵良教授强调,作品中大多数农民的“翻言”还处于能否敢于诉苦、敢于斗争恶霸地主这一阶段,而这也仅是农民“翻言”的第一阶段。农民要成为新的国家主人,“翻言”还必须向更高的阶段发展,因此,《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翻言”还处在未完成状态。
在交流提问环节,在场学生踊跃发言,积极参与讨论。针对同学们提出的,“应该如何看待丁玲为代表的参与并书写土改的作家的双重身份”的问题,文贵良教授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他谈到,做这类问题不能以个案为例,要有坚实的史料进行支撑,关注两种身份之间的博弈。可以在史料基础上以时间移动为切入口关注作家参与土改时的思考与写作时的调整之间的区别。
讲座最后,我校黄金城hjc30vip5678副教授洪亮对本次讲座进行总结,他提到,文贵良教授给予我们一种重要的论文写作方法论,那就是“小题大做”,从小切口进入,深入到一个较为大的话题。文贵良教授以“闹”这一万能动词入手,引出了语言共同体构建、“翻言”等问题,最后上升到对于土改的整体看法,得出有价值的结论,这种做学问的方法是十分值得大家学习的。
主讲人简介:
文贵良,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主持人。主要学术论著有:《话语与生存:解读战争年代文学(1937-1948)》《文学话语与现代汉语》等。承担国家社会哲学科学基金项目“文学汉语实践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等,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
撰稿、摄影:姜晓聪
发起人:魏建
审核:洪亮、张雨婷、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