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学术研究>>学术交流>>正文

黄金城hjc30vip5678成功举办“黄河文化与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


2022年07月17日 15:55  点击:[]


7月16日,黄河文化与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通过线上会议、超星学习平台同步直播的形式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我校、黄河流域“两省一区”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研究院、东营黄河文化馆主办,由我校黄金城hjc30vip5678、我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教学质量评估中心)、山东省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研究基地、中国文学经典与文化创意研究中心共同承办。此次论坛以“黄河文化与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旨在通过阐释黄河文化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系,探讨推动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山东省教育厅思想政治工作处长陈成标、我校副校长、教授张茂聪出席会议并致辞。山东大学黄金城hjc30vip5678特聘教授范玉刚,山东财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孙丽君,东营行政学院院长杜金华,东营市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副主任孙洁,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卫东,我校黄金城hjc30vip5678院长孙书文作为专家发言。山东省属高校教务处、发展规划处、质量评估处、教师教学发展研究中心、二级学院领导、教师以及学生等4000余人次参会。论坛由我校黄金城hjc30vip5678孙书文教授与李辉教授主持。

陈成标在致辞中阐述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要意义,明确了山东省推动黄河流域协同合作与发展的责任。他表示,山东省教育厅深刻理解践行黄河国家战略的重大意义,未来将继续紧盯黄河国家战略需求,主动扛起使命担当,加强与区域内省份、高校合作,在推动山东省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中积极作为,努力为人才、科技、智力支持提供坚实的后盾。

张茂聪代表学校向本次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向与会的专家、学者多年来寄予我校的关心与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张茂聪介绍了学校的历史文脉、办学成就、办学特色,并强调了我校在构筑黄河文化交流传播阵地、促进黄河文化提升教育高质量发展等诸多领域的鲜明优势与时代重任。张茂聪希望,本次论坛不仅是聚焦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交流、学习黄河文化的一次思想碰撞,更是充分发挥教育支撑国家战略实施的长期行动的系列活动之一。

范玉刚在题为《试论黄河文化对当前人类文明跃升的价值贡献》的主题发言中,着重阐发了黄河文明作为中华文明的代表性形态的当代价值。他认为人类文明价值的最大公约数,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跃升的文化基础,而黄河文化在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难以尽述的重要作用,形成了难以估量的精神财富。他强调了黄河文化作为一种整体性的文化观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应充分发掘和阐释黄河文化所蕴含的人类文明的普遍性价值,着力推动黄河文化走向世界,以黄河文化作为精神纽带促成“和合共生”这一人类文明跃升的文化基础;要深刻领会黄河文化所蕴含的价值理念对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意义,培育担负起推动民族复兴与中国崛起使命的社会主义新人,以君子人格的成长推动中国崛起的社会性成长,为人类文明发展贡献独特的价值。

孙丽君指出,黄河流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产生于黄河流域的黄河文化孕育出了儒释道相结合、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支撑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她认为,对于黄河文化的保护,应该随着当代生产方式的改变作出相应更新,以适应当代生活习惯和精神特质。另外,要推进黄河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创造一批黄河旅游文化精品,不断培育黄河文化新型业态,丰富黄河文化传播新渠道,让黄河文化在当代彰显新的价值。在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孙丽君强调了四个重点:第一,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应该与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第二,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应当注重兴趣性、需求性和方向性分流;第三,应当培养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应用能力,加强实践性项目培育;第四,应当积极培育复合型文化创意产业人才。

杜金华与孙洁共同作了主题为《国家方志馆黄河分馆建设助力教育育人》的演讲。她提出,国家方志馆黄河分馆作为发挥黄河流域地方史志资源优势而打造的一座百科全书式的黄河文化博物馆,在弘扬黄河文化、以史育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华母亲河”的主体展览中突出了现实的黄河、历史的黄河、黄河流域的人类文明史、黄河的治理四项布展内容,并运用声光电、智能交互、三维动画等技术手段引导观众体验感官上的震撼和文化层面的认同,希望借此能够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育人资源,充分释放黄河文化中的教育能量,开展多种形式活动来打造特色教育阵地。她强调,国家方志馆黄河分馆不仅打造成为了全国方志馆的样板,更成为了文旅和研学融合发展、黄河文化创新传播育人的良好平台,未来也将继续发挥作用助力黄河文化的传承。

侯卫东就黄河文化与中华文明主根主脉的形成关系进行了探讨。他提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主根主脉。他通过黄河沿岸以郑州—洛阳为核心的区域文化景观实例,对其长期以来作为正统王朝都城所在地对其产生的深远影响进行佐证;无论是形成“早期中国文化圈”的仰韶文化庙底沟时期,还是灵宝西坡大墓中出土的迄今所见中国史前最大单体建筑,都显现出早期文明的主要特征,对于探讨早期城市起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他认为,夏文化是中华文明长期传承的强韧基因,是中华文明经过千年实践和探索最终选择的发展模式,纵观中国古代历朝历代的都城选址与营建理念,自仰韶时代的“河洛古国”到北宋时期的东京城,其城市规划理念一脉相承,不断地进行传承创新,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城市规划理念,成为中华文明重要的根脉文化并泽及久远;以安阳殷都、西周成周、东周王城、汉魏洛阳故城、隋唐洛阳城、北宋东京城为代表的都城文明则成为中华文明主根主脉赓续发展的关键节点。

孙书文就《黄河文化精神融入课程思政育人教学研究》这一主题进行发言。他引《大学》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之文,明确了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借毛泽东“你们可以藐视一切,但是不能藐视黄河”之句,强调了黄河文化的丰富性。他提出,黄河文化中蕴含的课程思政因素主要有以史为鉴、科学创新、民族精神熏陶、法制精神、增强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和人地协调生态文明六个方面。他认为,黄河与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息息相关,黄河文化与时代政治经济紧密联系,深入挖掘黄河文化中丰富的课程思政因素,对于新时代高校思政育人大有裨益。黄河文化精神深植教师心中,方能润物无声;黄河文化精神融入课程体系,方能落地落实;黄河文化精神融入校园文化,方能巩固效果。

李辉在总结会议时认为,与会专家们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以及与教育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等重要论题,高屋建瓴、深入细致,内容宏大而深远;黄河是中华文明永续不绝的血脉,黄河文化的传承依旧任重而道远,未来我们要切实担负起保护母亲河的重任,发扬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延续华夏文明的千年文脉。

据悉,2021年5月,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指导下,山东省教育厅联合山西省教育厅、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发起,由我校牵头成立黄河流域“两省一区”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研究院。研究院成立后,在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促进区域内高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进高校教师教学发展共同体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我校成功举办“黄河文化与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

齐鲁壹点:我校成功举办“黄河文化与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

新黄河:我校成功举办“黄河文化与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

济南日报:我校成功举办“黄河文化与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

撰稿:刘璇、梁琪

初审:李辉

终审:孙书文

关闭

Baidu
sogou